校務資訊公開專區
校務資訊說明:
(一)、學校沿革:
- 75.10.30 政府宣佈在雲嘉南地區成立國立中正大學
- 76.02.17 成立中正大學籌備委員會並召開第一次委員會
- 76.09.04 行政院核定聘請林清江先生兼任中正大學籌備處主任
- 76.11.28 籌備會宣布選定嘉義縣民雄鄉校地作為國立中正大學建校用地
- 78.07.01 國立中正大學奉核定正式成立,並聘請林清江博士擔任首任校長
- 78.08.01 借用嘉義師範學院民雄校區作為本校初期校區
- 78.12.01 正式公告本校第一屆(78學年度)研究所招生
- 80.07.03 行政大樓工程完工
- 80.09.11 本校各單位開始自初期借用校區陸續進行搬遷進入校區上課辦公。
(二)、組織架構:
(三)、基本數據及趨勢:
(1)近3年註冊率(分大學部、研究所、進修部及在職專班)
109-111學年度新生註冊率
學年 學制 |
111 學年 |
112 學年 |
113 學年 |
學士班 |
100% |
99.20% |
97.28% |
碩士班 |
92.58% |
93.19% |
90.75% |
博士班 |
88.89% |
84.11% |
94.12% |
碩士在職專班 |
89.43% |
88.62% |
90.30% |
(2)近3年學生人數
(分大學部、研究所、進修部及在職專班)與變動趨勢圖
111-113學年度在學生人數
學年 學制 |
111學年 |
112學年 |
113學年 |
學士班 |
6,558 |
6,653 |
6,619 |
碩士班 |
2,858 |
2,882 |
2,908 |
博士班 |
558 |
537 |
558 |
碩士在職專班 |
1,399 |
1,468 |
1,468 |
年度總學生數統計 |
11,373 |
11,540 |
11,553 |
(3).近3年休退學及轉學學生人數(分大學部、研究所、進修部及在職專班)
111-113年休學人次
學年學期 學制 |
111學年 |
112學年 |
113學年 |
|||
上學期 |
下學期 |
上學期 |
下學期 |
上學期 |
下學期 |
|
學士班 |
229 |
204 |
236 |
244 |
– |
– |
碩士班 |
420 |
402 |
361 |
349 |
– |
– |
博士班 |
143 |
143 |
144 |
131 |
– |
– |
碩士在職專班 |
313 |
299 |
322 |
315 |
– |
– |
111-113年退學人數
學年學期 學制 |
111學年 |
112學年 |
113學年 |
|||
上學期 |
下學期 |
上學期 |
下學期 |
上學期 |
下學期 |
|
學士班 |
212 |
69 |
149 |
67 |
– |
– |
碩士班 |
112 |
77 |
133 |
82 |
– |
– |
博士班 |
28 |
16 |
32 |
21 |
– |
– |
碩士在職專班 |
76 |
54 |
95 |
45 |
– |
– |
111-113學年度轉學入本校學士班人數
111學年 |
112學年 |
113學年 |
|||
轉入2年級 |
轉入3年級 |
轉入2年級 |
轉入3年級 |
轉入2年級 |
轉入3年級 |
79 |
93 |
40 |
32 |
49 |
27 |
(4).近3年學生意見調查之教學滿意度
備註:
1. 本校教學意見調查量表為五等第量表
2. 滿意度(學期總平均 ÷ 5 等第)× 100%
(5)近3年教職員人數與變動趨勢圖
◎教職人員變動趨勢圖/p>
◎教職人員變動趨勢圖
(6)近3年生師比與變動趨勢圖:
A.近3年各項生師比值
學年度 |
全校生師比 |
日間生師比 |
研究生生師比 |
110 |
21.45 |
19.03 |
6.45 |
111 |
22.12 |
19.73 |
6.58 |
112 |
22.54 |
20.11 |
6.67 |
B.近3年各項生師比值趨勢圖:
(7).每生校地及校舍(或樓地板)面積(以公頃為單位)
國立中正大學校地及校舍面積表
單位:公頃
校地及校舍面積概況
每生校地及校舍面積
項目 |
111年度 |
112年度 |
113年度 |
校地面積(公頃) |
130.718 |
130.718 |
130.718 |
校舍面積(公頃) |
49.7823 |
49.7931 |
49.7931 |
學生人數(人) |
11212 |
11296 |
11553 |
每生平均校地面積(公頃) |
0.0117 |
0.0116 |
0.0113 |
每生平均校舍面積(公頃) |
0.0044 |
0.0044 |
0.0043 |
(8)學校圖書及經費資源
A.館藏數量
資料類型 | 項目 | 111年 | 112年 | 113年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實體館藏 |
圖書及連續性出版品(冊) |
1,096,919 |
1,103,475 |
1,096,811 |
紙本現刊(種) |
901 |
907 |
754 |
|
報紙(種) |
11 |
11 |
10 |
|
微縮資料(件) |
551,829 |
551,829 |
551,829 |
|
視聽資料(件) |
31,217 |
31,300 |
31,442 |
|
電子資源 |
電子期刊(種) |
121,029 |
105,664 |
106,944 |
電子書(種) |
439,891 |
517,825 |
530,082 |
|
資料庫(種) |
247 |
234 |
178 |
B.圖書資源經費(含補助款)
111-113年中正大學圖書館館藏經費(單位:萬元)
資料類型 | 項目 | 111年 | 112年 | 113年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實體館藏 | 圖書 | 550 | 542 | 539 |
紙本現刊 | 718 | 571 | 287 | |
報紙 | 4.7 | 4.5 | 4.5 | |
視聽資料 | 125 | 42 | 40.9 | |
電子資源 | 電子期刊 | 1,436 | 1,691 | 1,900 |
電子書 | 199 | 202 | 218 | |
資料庫 | 1,715 | 1,796 | 2,078 | |
總計 | 4,448 | 4,748 | 5,067 |
a.111-113年館藏經費一覽
b.113年各類館藏經費分配
(9)教學改善與發展資等資訊
年度 | 創新教學計畫 | 教師社群計畫 |
---|---|---|
111年 | 12件 | 14件 |
112年 | 15件 | 8件 |
113年 | 17件 | 11件 |
總計 | 44件 | 33件 |
(10). 學校設備與資源(113年現有)
系所 | 普通教室(含研討室) | 專業教室(數位化) | 實∕試驗場所 | 研究室(含師生) | 其他(如:圖書室、閱覽室…等)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間數 | 樓地板面積 | 間數 | 樓地板面積 | 間數 | 樓地板面積 | 間數 | 樓地板面積 | ||
共同教室大樓 | 5 | 277.2 | 42 | 555.9 | 0 | 0 | 8 | 297 |
1.辦公室:13間(1143.45m²) 2.會議室:3間(217.8m²) 3.休息室:2間(74.25m²) |
文學院 | 22 | 959.84 | 26 | 1463.62 | 7 | 139.17 | 156 | 3046.14 |
1.學院、系所、研究中心辦公室:9間(431.72) 2.主管辦公室:7間(281.12) 3.國際會議廳:1間(209.49) 4.會議室:4間(226.77) 5.管理員室:1間(37.8) 6.藝文空間:1間(78.909) 7.檔案室:2間(66.12) 8.儲藏室:4間(77.686) 9.閱覽室:3間(154.08) 10.圖書室:3間(115.283) 11.學生交流研討室:2間(56.198) 12.專任助理室:1間(39.67) 13.教師活動室:1間(26.35) 14.系學會辦公室:4間(64.53) 15.學生電腦室:1間(16.529) 16.工作室:1間(23.141) |
理學院 | 46 | 3104.701 | 16 | 2092.327 | 130 | 10602.47 | 170 | 4136.177 |
1.系所辦公室:8間(532.5772) 2.主管辦公室:4間(135.4715) 3.會議室:5間(366.935) 4.教授休息室:3間(354.285) 5.系學會及系圖室:6間(390.023) 6.電腦室:2間(113.37) 7.會客室:2間(40.92) 8.自修室:2間(102.465) 9.工具間:1間(9.92) 10. TEAL器材室:1間(94.1925) 11.工友室:5間(121.9465) 12.電腦助教室:1間(20.83) 13.儲藏室:16間(562.815) 14.信箱室:1間(4.9575) 15.網路機房:3間(68.54) 16.茶水室:6間(78.245) 17.其他空間:2間(76.5438) 18. TEAL辦公室:1間(28.423) |
社會科學院 | 34 | 652.146 | 9 | 261.96 | 4 | 57.828 | 146 | 1118.636 |
1.系所、研究中心辦公室:14間(228.497) 2.學會:1間(4.78) 3.會議室:2間(36.38) 4.檔案室:1間(4.579) 5.電腦室:3間(39.5) 6.庫房與機房:4間(49.11) 7.警報系統:1間(5.863) 8.助理室:3間(31.901) 9.休息室:4間(49.94) 10.攝影棚:2間(56.6) 11.期刊與資料室:3間(48.621) 12.電梯間:9間(15.39) 13.茶水間:9間(27.953) 14.儲藏室:13間(38.654) 15.廣播室與錄音間:1間(4.3) 16.剪輯室:1間(8.6) 17.廁所:18間(124.24) 18.檔案室:1間(4.579) 19.系學會、PC教室:1間(24.068) 20.系學會辦公室:1間(13.582坪) 21.大研究室:4間(45.96) |
工學院 | 43 | 3475.12 | 15 | 1875.03 | 110 | 9932.3 | 219 | 9193.481 | |
管理學院 | 46 | 5291.68 | 13 | 1492.71 | 11 | 716.91 | 149 | 4241.58 | 財金系12間534.98m²(如閱覽室,系辦,主任室,會議室,系學會,儲藏室等) |
法學院 | 8 | 505.78 | 7 | 651.24 | 1 | 25 | 71 | 2049.60 | 大法庭、小法庭、階梯教室、法學院圖書資料室、法律服務社、學生自修室、人間協作實驗室(共1,484.3 m²) |
教育學院 | 6 | 258.52 | 51 | 3989.67 | 1 | 63.55 | 127 | 3869.3 | |
語言中心 | 0 | 0 | 7 | 638.39 | 0 | 0 | 5 | 84 |
1.會議室2間(108.96m²) 2.教師休息室1間(18.24m²) 3.辦公室3間(260.01m²) |
合計 | 202 | 14524.987 | 186 | 12471.397 | 264 | 21537.23 | 1051 | 28035.914 |
4. 學校特色與發展願景:
(1) 學校特色說明
中正大學自民國78年創校以來,至今已走過35年,逐步發展成為一所研究型綜合大學,並且在尖端科技與人文社會領域的合作上展現高度的國際競爭力。本校以研究領導教學為宗旨,持續回應全球高等教育的挑戰及社會變遷,定期檢討各項校務發展,並根據學生學習成果和教師教學、研究的表現,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,以確保教育品質的提升。
而本校與地方的連結為重要特色之一,長期深耕中南部,與當地的科技發展、產業生態及文化相互交織,形成緊密的命運共同體。隨著學校各專業領域的成長與深化,這種合作不僅促進地方潛力的釋放,也進一步實現「深耕雲嘉、鏈結國際」的願景。
作為雲嘉地區的綜合型大學代表,中正在精密機械、人工智慧及低碳永續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,尤其在「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」(AIM-HI)領導下,開發出多項領先的智能製造技術,並與國內精密機械及製造業緊密合作,推動產學融合,居於學術與產業領域的前端。
在國際發展方面,本校為提升整體學術聲譽和國際影響力,進而增強中正能見度,本校以「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」為首,帶領團隊赴印度成立「台灣印度人工智慧海外科研中心」開啟臺印國際合作交流契機,積極透過AI人工智慧科技的廣泛應用,創造更多AI與ESG協作的無限可能。
在學術排名上,除了史丹佛大學2024公布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名單中,本校共20位教授入榜,展現本校在全球科研中的突出地位外,於2024年《QS全球大學學科排名》中亦有:「語言學」、「電腦與資訊工程」、「電機與電子工程」、「古典與古代歷史」、「法學」及「社會學」6個學術領域入榜。其中,「古典和古代歷史」更進入全球第50至90名、台灣排名位居第3。
除了理工科學的發展,本校加大資源挹注於文、法、商、社會科學等學院,並持續加強與國際學術機構的合作,期望打造雲嘉地區具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型高等學府。
另外,英國《泰晤市高等教育》公布之「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」,衡量大學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做出的貢獻。2024年本校表現亮眼,四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獲得全球前300名,分別是SDG6淨水與衛生、SDG7永續能源、SDG14海洋生態及SDG15陸域生態,再再顯示本校積極於各面向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鏈結。
特別是在環境永續,本校已於112年初成立永續辦公室,並於113年8月通過溫室氣體盤查SGS認證,為宣告碳中和打響第一槍。113年本校工學院更是獲得台電公司「大學節能及電力韌性推動」建置案補助,透過建置微電網系統來體現校園之節能與創能。另外,本校於112年3月通過教育部「前瞻綠色低碳製造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」,透過前期場域建置、進一步完成綠色低碳製造人才培育、技術落地與接軌,後達到效益擴散、大學社會責任落實的目標。
多項成果的展現皆是希望透過自身影響力,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。本校將以「前瞻、均衡、分享」為核心概念,依循研究領導教學、行政支援教學、重視全球移動力以及與時代趨勢緊密銜接的辦學傳統,發展人文社會與理工科技均衡發展、尖端科技與人文/社會合作、無私分享教研成果、正視社會責任的辦學特色,用心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跨領域人才。
(2) 學校未來發展願景或短中長程發展需求
國立中正大學秉持著「大學以研究學術,培育人才,提升文化,服務社會,促進國家發展,增進人類福祉為宗旨」的組織章程和校訓「積極創新,修德澤人」的精神,致力於培養全方位人才,以卓越、前瞻的思維引領校務發展。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和全球高等教育環境的變遷,大學的使命已經擴展到更多元的領域。
為追求校務卓越發展和永續經營,本校自我定位為「國際合作與全球接軌之卓越大學」,確立校務使命為「創建國際一流大學,培養國家建設人才」,並以成為培育卓越專業人才的國際知名大學為發展願景。
面對AI人工智慧與π型跨域人才的社會發展趨勢,學校將以「前瞻、均衡、分享」以及「新世代、新思維、新定位」為核心概念,展開全方位的創新與革新。
為達成「人文與科技並重,結合跨領域整合、國際合作及多元特色,成為卓越大學」的總體目標,本校特別聚焦於「智慧‧行動‧永續」三大發展主軸,並於112至116年將「國際化」、「未來醫學」、「淨零碳排」、「智慧科技」、「資訊安全」和「社會影響力」等六大方向作為中程校務發展重點。
學校將致力於發展前瞻性研究、推動創新教學思維,提供完善的行政支援,強化跨領域合作,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,推動區域創新及產學研共榮,並著重於雙語校園的打造,實現與國際接軌的目標。
期許培育能適應時代變化且具社會關懷素養的新世代青年,具備兼顧跨域思維、創新思考、自主學習、問題解決能力,以及能與社會生活銜接互動展現人文與科技兼容的特色;更希望在打造永續未來的過程中,本校能夠憑藉自身在知識產出、凝聚利害關係人和實踐轉型方面的獨特優勢,發揮積極和關鍵的作用。
優勢(S:strengths) | 劣勢(W:weaknesses) |
---|---|
基礎建設齊全,校地廣大。 兼具人文社會科學的底蘊與科技理工的優勢 數位學習環境基礎充實,且具多項創新教學模式。 地域優勢,可發展創造雲嘉地區中高齡人力再運用價值。 位居台灣西部科技創新走廊區域中心,產學合作契機較多。 高素質生源:學生入學測驗成績穩定於全國前25%。 學生跨域學習動機強且氛圍濃厚。 嘉星扶弱助學機制成效顯著。 教師教學負荷合理,積極發展多元創新互動課程。 多位教師入選全球頂尖科學家榜單,研究成果具國際影響力。 |
面臨退休潮與教師人才流失,師資銜接問題亟待解決。 所在位置相對較為偏僻,降低優秀學生選讀意願。 學生學業落差大,教師在課堂教學及輔導方面面臨挑戰。 國際交流機會有待提升。 |
機會(O:opportunities) | 威脅(T:threats) |
雲端新世代,利於打破地域限制,吸引優秀師生。 台灣社會高齡化,長照政策日漸重視,可規劃發展雲嘉地區偏鄉醫療及高齡照護。 新科技、永續議題創造人才需求。 高教國際化,利於發展國際合作。 政府積極推動創新創業與攬才彈性補助政策。 大學社會責任普受重視,可推升本校原有之社會關懷動能。 修業規定放寬,增加自由選修學分數;調整跨域學習的機制,提升學生多元學習及跨域能力。 企業合作與就業輔導,增進學生的職場適應力及就業能力。 |
少子化世代,生源不足漸成隱憂。 教師年齡結構趨高,部分教師改赴頂大任教,研究動能趨緩。 國際大學教育變遷快速,各國競相投入經費爭取人才,衝擊國內高等教育發展。 後疫情時代對國際化發展、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挑戰與轉型。 學生諮商輔導需求逐年增加,輔導資源的壓力也隨之上升。 |
(五)、學校績效表現
(1)近3年各類評鑑結果
-
A. 校務評鑑:
2017年11月13至14日接受實地訪評,受評鑑項目為:校務治理與經營、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、辦學成效、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,本校四個項目全數獲認定通過,認證效期自2017年至2023年止。 -
B. 外部評鑑:
-
A. AACSB國際商管認證:
2021年4月接受認證,管理學院暨5個系所全數通過,認證效期:2021年4月—2025年4月。 - B.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(IEET)教育認證系所認證結果
-
A. AACSB國際商管認證:
班制 系所 |
學士班 認證有效年 |
碩士班/博士班 認證有效年 |
雲端計算與物聯網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認證有效年 |
---|---|---|---|
資訊工程學系 | ’07.01—’23.12 | ’08.01—’23.12 | ’18.01—’23.12 |
電機工程學系 | ’07.01—’24.12 | ’09.01—’24.12 | |
機械工程學系 | ’07.01—’23.12 | ’08.01—’23.12 | |
化學工程學系 | ’07.01—’23.12 | ’08.01—’23.12 | |
通訊工程學系 | ’08.01—’24.12 | ’08.01—’24.12 |
(2). 系所品質保證機制
中華工程教育學會(IEET)教育認證系所認證結果:
班制 系所 |
學士班 認證有效年 |
碩士班/博士班 認證有效年 |
雲端計算與物聯網數位學習 碩士在職專班 認證有效年 |
---|---|---|---|
資訊工程學系 | 2023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2023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2024年1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電機工程學系 | 2024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2024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|
機械工程學系 機械工程組 |
2023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2023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|
機械工程學系 光機電整合工程組 |
準通過認證,下次認證為 2027年度,審查性質為 準通過認證後續審查(須實地訪評) |
光機電整合工程碩士班 2025年1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|
化學工程學系 | 2024年1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2024年1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|
通訊工程學系 | 2024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2024年8月1日至 2030年12月31日 |
(3). 系所師生教學與支持系統
● 教師教學支持系統
- 獎勵教師教學與研究卓越表現及協助專業成長
- 新進教師之協助
- 建立教學社群
- 補助創新教學
- 鼓勵教師開發教材
- 協助教師打造雙語教學環境
- 教學成效績優教師之獎勵機制
- 獎勵學術研究成果
- 校院評核教師學術(含教學、研究、服務及輔導)表現之機制
- 實施教師教學意見調查
- 實施教師評鑑制度
- 校院課程規劃機制
- 推動課程三級三審機制
- 推動課程外審機制
- 推動跨領域學程定期檢討與退場機制
- 推動客製化學程
- 發展教師學術生涯發展之支持系統(含多元升等機制)
- 建置教師多元升等制度
- 提供配合款獎助學術研究
● 學生學習支持系統
- 建立學生入學與在學之管理機制
- 校院學生入學資格之篩選機制
- 根據學系人才培育需求,訂定健全之入學篩選機制
- 校級招生委員會審定各項入學招生之最低錄取標準,確保學生基本素質
- 規劃與評核學生達成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之機制
- 訂定校、院、系所三個層級之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
- 課程定期審查檢討
- 畢業資格預審機制
- 其他課程相關機制
- 教學及學習資源之管理與維護機制
- 編列教學及學習資源建置及維護更新經費
- 訂定各類教學及學習資源之管理與使用辦法,並落實管理措施
- 校院學生入學資格之篩選機制
- 建立導師制度、學生課業及其他學習等健全的學習與輔導支援
- 提供學生學習、生活輔導、就業輔導與住宿
- 建置學習輔導機制
- 建置學習預警機制
- 建置就業輔導機制
- 提供多種跨領域學習管道
- 提供業界實習機制
- 建置語言學習機制
- 建置資訊能力機制
- 建置體育學習機制
- 建置藝文學習機制
- 建置社團學習機制
- 提供心理健康資源
- 營造校園雙語化及校園友善平台
- 校院級導師制之實施
- 建置一般導師機制
- 建置職涯導師機制
- 建置業界導師機制
- 辦理畢業生生涯發展輔導
- 推動「一系一專題」機制,綜合評量學生整體的專業知能
- 提供學生學習、生活輔導、就業輔導與住宿
(4). 近3年畢業生流向、薪資與校友表現
本校近3年畢業生流向、薪資與校友表現:
- 學校應公告各系所、學位學程及其學制班別之畢業學生人數及其流向,其中畢業生流追蹤應以追蹤畢業滿1年、畢業滿3年及畢業滿5年之畢業生發展情形。
- 學校應公布之資料包含:
(1) 應追蹤人數、已追蹤人數及未追蹤人數及其比例等。
(2) 已追蹤人數之發展情形(例如任職單位、職業類型等)
(3) 畢業生其他表現。
相關調查資訊已整理並公告於職涯發展中心官網:
https://career.ccu.edu.tw/p/412-1038-3754.php?Lang=zh-tw
(5). 其他與學校績效表現有關之訊息
113年
日期 | 內容 |
---|---|
113年1月3日 | 全校性虛擬投資理財競賽逾300位學生參與 培養正確投資理財觀 |
113年3月20日 | 教學場域蛻變與創新 陳玟君、吳永倩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獎 |
113年3月20日 | 首屆「培力英語能力檢定測驗菁英獎」 中正獲獎學生數排名全國第三 |
113年3月29日 | 全國優秀青年 中正大學機械系張國恩教授榮獲救國團青年獎章 |
113年4月24日 | 推動社區竹炭綠色循環經濟 中正USR引入台印竹文化交流 |
113年4月24日 | 航向新高度,拍出新視野 中正大學與台塑共創碳纖維無人機技術升級 |
113年4月25日 | 中正大學112學年度學術獎項出爐 12名教師獲肯定 |
113年4月25日 | 中正AI中心研發智慧交通科技 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|
113年5月10日 | 全球最快! 中正大學快篩生物感測器8分鐘驗出敗血症 |
113年5月21日 | 中正大學無人機研發技術領先 一年內成功製成兩台新機 |
113年6月14日 | 《校慶系列報導》邁向國際前瞻智慧新境界 中正大學與泰國農業大學簽訂雙學位協議 |
113年6月25日 | 中正大學與泰國東方大學續簽署MOU 深化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|
113年7月4日 | 中正大學獲遠見〈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〉 人文社科第三名 總體競爭力進步最多 |
113年7月19日 | 中正大學創業培育成果豐碩 基地連續第六年獲教育部計劃補助與肯定 |
113年8月5日 | 中正前瞻中心與成大攜手合作 跨校合作半導體新藍圖 |
113年8月10日 | 嘉縣無人機競賽登場 中正機械系團隊首次出賽勇奪佳作 |
113年8月13日 | 勤誠新代盃智慧機器人產學研習營 中正逢甲聯隊獲優勝 |
113年8月30日 | 台灣首面帕運跆拳道獎牌! 運競系蕭翔文巴黎勇奪銅牌 |
113年9月4日 | 中正大學蔡少正校長率團訪問印度 拓展國際合作新格局 |
113年9月6日 | 中正大學攜手印度SRM大學 推升AI與智慧醫療國際能見度 |
113年9月13日 | 產學合作再升級 AI智慧永續學院與中正創基共同打造AI創新人才 |
113年9月18日 | 中正大學推動USR國際化 攜手泰國拓展竹科技與永續發展合作 |
113年9月19日 | 以「蚓」為榮 中正創基輔導團隊勇闖競賽抱回雙獎 |
113年10月4日 | 「培力」上場堅實備考 中正學生勇奪「菁英獎」 |
113年10月4日 | 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 (Net-Zero Taiwan) 中正展示再生能源創新儲能技術 |
113年10月7日 | 共享雙語資源 中正雙語中心與中山簽署MOU |
113年10月11日 | 運動科學研究新發現 中正大學:維生素D不足有危機!心血管增加隱形風險 |
113年11月13日 | CulTech+1文化科技共創集智創意競賽 中正創基團隊共獲21萬獎金 |
113年11月20日 | 中正電機系同學曾國維、外文系同學黃嫻慧、張立琪 勇奪全國跨領域專業英語文簡報競賽冠軍! |
113年11月20日 | 中正與印度理工學院甘地納加爾分校簽訂校際合作協議 共促國際教育與科研發展 |
113年11月27日 | 開發綠建材自我清潔功能 中正地環系獲國科會2024未來科技獎 |
113年11月28日 | 學術合作資源共享 地環系與日本金澤大學締結MOU |
113年12月3日 | 啟動AI創新與全球人才培育新紀元 中正大學攜手印度亞米堤大學簽訂MOU |
113年12月4日 | 2024未來領袖自我行銷英文挑戰賽 中正外文系學生奪冠 |
113年12月7日 | 名師出高徒!中正大學運競系跆拳道教練吳燕妮 持續培育國際新星 |
113年12月9日 | 「2024志向世界特展」 中正大學展現泰北服務成果獲優勝 |
113年12月9日 | 中正創新創業基地 2024全國創新創業競賽結果出爐 |
113年12月27日 | 中正大學助學生創業 勇奪教育部U-START原漾計畫百萬補助 |
112年
111年
- 物理系多位學生分別榮獲「2022台灣物理年會」AAPPS Awrard及壁報論文佳作
- 創新創業基地3青年團隊獲教育部「U-start創新創業計畫」第一階段各50萬元補助金
- 中正大學運動健兒獲111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1金3銀5銅及26項前八名
- 數學系助理教授王琪仁獲「111年度科技部數學學門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」補助
- 中正大學定向越野代表隊「111年全國大專校院定向越野錦標賽暨全國排名賽」表現亮眼
- 中文系博士班學生陳凱琳、碩士班學生洪萬達獲「111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」
- 開闢光通訊傳輸新路徑 機械系團隊研究成果登國際知名期刊
- 經濟系學生團隊參加「2022年彭博Bloomberg台灣大學投資競賽」榮獲第三名
- 哲學系副教授何宗興、數學系副教授王琪仁榮獲「111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」
- 電信研究中心張盛富教授團隊獲國科會計畫補助1500萬!
- 台文所所友邱美銜榮獲2022年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佳作!
- 語言所教授張榮興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750萬元
- 痛苦之後,行動就是你們的事了──蔡崇隆《九槍》作家專訪
- 農村生活感觸化為文字 中文所陳凱琳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雙料特優
- 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 中正大學16名學者入選終身影響力排行
- 2022烏克蘭國際發明展 中正創基團隊勇奪金牌
- CCU iGEM團隊獲「2022國際基因工程生物競賽」銀牌
- 機械系教授張國恩團隊研究成果獲登《Advanced Photonics Research》,並獲選為期刊封面!
- 模擬法庭攻防表現亮眼 中正大學法律系團隊全國理律盃奪冠
- 中正大學獲2022台灣企業永續獎評選永續報告類大學銀級
- 中正大學榮獲「2022國家人才發展獎頒獎」傑出個案獎
- 機械系光機電所碩班學生團隊獲「2022年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綠色科技組」第三名
- 傳播系學生高巧穎、楊淳琄榮獲「2022年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」學生組影片類優等
- 電機系教授吳元康、通訊系教授張盛富榮獲國科會「111年度傑出研究獎」
- 傳播系副教授蔡崇隆榮獲第10屆「楊士琪紀念獎」
- 翻轉教學現場 何德華、陳玟君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獎
- 中正大學女子排球隊獲「111學年度UVL大專排球聯賽」公開女生組第一級第4名
- 生醫系教授張德卿研發基因治療載體再突破 有效治療攝護腺癌骨轉移
- 打造訊號零死角 中正大學開發電磁面鏡技術消除95%通訊盲區
- 中正大學教授麥傑探究漢語奧秘 再獲科技部肯定
- 中正大學QS排名創佳績 7學科上榜
- 及早檢測腦損傷 中正大學奈米中心研發感測晶片15分鐘結果出爐
- 台印太空合作不間斷 新創太空產業躍國際舞台
- 打破3D列印材料限制 中正大學研發兼具環保的植物纖維軟材料
- 中正大學開發自動鑑別肝肺功能系統 輔助癌症精準治療
- 中正大學與香港嶺南大學簽署MOU 開創高齡教育與研究量能
- 降低鼻胃管錯置傷害 中正大學電機團隊設計插管輔助無線感測系統
- 拓展USR實踐場域 中正大學與嘉縣府、觀音瀑布社區產業合作社簽約
- 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% 中正大學2學科領域論文高度被引用
- 提升水產養殖新利器 中正大學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
- 促台工具機產業智慧化 機械系教師開發「AI即時監控智慧刀把」獲補助
- 中正大學攜啓碁科技、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工程技術大學 共推跨國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
- 開啟台印度跨國合作新篇章 中正大學永續智慧城市研究實驗室揭牌
- 建構智慧醫療國際網絡 中正大學「臺印度大數據分析實驗室」印度揭幕
- 永續發展新顯學 中正大學與SGS簽署MOU培育綠色審計人才
- 中正大學與奇美、慈濟、嘉基簽約 促進雲嘉南醫療與文教發展